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 论文选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 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 工程设计或实施 3. 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 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5.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 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
二. 论文形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类论文或技术研究类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 1. 中英文摘要 2. 选题的背景、依据与意义 3. 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研究内容、难点分析、特色描述、方案设计、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必要的附录
三. 论文的基本要求 1. 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特别应突出适用性。 3. 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4.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应不少于一年。 5. 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6. 除上述基本要求外,对不同类型论文的具体要求分别为: A. 工程设计类(包括工程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业设计等) (1) 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 (2)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 技术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 (1) 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信。 (2) 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 (3)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适用性。 C. 应用软件类(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网络等) (1) 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 (2) 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 (3) 应有调试、测试乃至应用结果和评价。 D. 工程管理类(包括工程管理、工程规划等) (1) 应有明确的生产与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2) 收集与统计的数据充分、可靠。 (3) 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四、论文指导与评阅
学位论文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学校导师和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
学位论文应有两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两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学生的评阅人;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合作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五、论文评审参考标准
学位论文评价的特点:强调以技术创新为标准;强调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强调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工程设计类)
评审项目 |
权重 |
评审内容 |
1、选题 |
10% |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
2、文献综述 |
10% |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水平 |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
20% |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
4、设计内容与方法 |
20% |
设计方案合理,设计结构正确,设计依据详实可靠,设计方法体现一定的先进性。附录完整。 |
5、知识水平 |
20% |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 |
6、成果评价 |
10% |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7、论文写作 |
10% |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研究论文类)
评审项目 |
权重 |
评审内容 |
1、选题 |
10% |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
2、文献综述 |
10% |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阅读量、分析与综述水平 |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
20% |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
4、技术的选进性 |
15% |
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5、理论水平 |
15% |
理论推导、分析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硕士问题的水平 |
6、成果效益 |
15% |
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成果的学术贡献 |
7、创新性或独立见解 |
5% |
创新性成果或独立见解 |
8、论文写作 |
10% |
论文的系统性、逻辑性、图文规范性和写作水平 |
肯斯瓦特水电站消力池试验研究及优化设计
摘要:本文以肯斯瓦特水电站模型为基础,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同时,通过设置T型墩对消力池的尺寸进行了优化,得到该工程适宜的消力池尺寸长52.5m、深6.0m,并对T型墩进行了优化试验。
关键词:肯斯瓦特 模型试验 消力池 T型墩
水工建筑物设计中,泄洪消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枢纽的布置和工程量与投资。我国对高水头的泄洪消能,大部分采用挑流消能、底流消能形式,对中低水头采用面流消能。这些消能形式往往工程量较大,且效能效果较差。T型墩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消能设施,其主要消能过程是:在墩前产生强迫水跃形成高度撞击,通过水跃消除大部分能量,其次,墩的局部阻力使墩的周围水体的剪切摩擦碰撞也消除了一部分能量,所以它的消能效果优于传统的消能。但当山区河道洪水中含有大颗粒推移质泥沙,而坝又较低时,要注意消力池中卵石堆积的问题及其引起的后果。由此,本文以肯斯瓦特水电站模型为基础,对原有设计方案(设计院提供)进行试验分析,并对设置T型墩的消力池进行试验。
1工程概况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玛纳斯河中游的肯斯瓦特河段,距新疆石河子市约70km,具有防洪、灌溉及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工程由拦河坝、右岸溢洪道、泄洪洞、发电引水系统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990m,最大坝高129.77m,总库容1.88亿m3,控制灌溉面积21万hm2,电站装机容量100MW,设计年发电量2.723亿kWh,属大(2)型II等工程[1]。本工程溢洪道位于右岸坝肩处,为开敞式布置,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能段、尾水渠组成,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修建。溢洪道的消能防冲标准为50年一遇(P=2%),相应特征流量为532 m3/s;工程按500年一遇(P=0.2%)洪水进行设计,相应特征流量为1882m3/s;按5000年一遇(P=0.02%)洪水校核,相应特征流量为2096 m3/s。溢洪道的消能段采用底流消能的消力池方案,其中消力池池深5.0m,全长80.0m,宽度从18m扩散至32m,扩散角为4.3°,实际工程中未采用T型消力墩。
2 试验概况
2.1模型设计
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并根据试验任务及工程性质,结合试验设备、场地及精度,采用长度比尺为 的正态模型,根据制作要求,模型范围取溢洪道库区150m,溢洪道下游至出水渠
钻爆段不良地质段施工方案浅谈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在长大隧洞施工中,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遇见不良地质段并且地下水极为丰富的情况是不可避免,在施工中采用“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反馈”的原则,使该破碎带顺利进行施工。
关键词:不良地质 富水带超前 强支护 封闭 反馈
一、地质概况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TBM2标13#支洞钻爆段工程位于辽宁省新宾县榆树乡境内,主洞从51+558开始出现大的坍方,围岩从51+567开始进入不良地质段施工。TSP超前地质预报分析51+567~51+688为小断层破碎带和不良地质段,52+000~51+700里程段地表为样子沟,因受沟谷水流及埋深较浅的原因影响,在该沟谷地段有不良地质存在。
二、水文条件
13#支洞洞线区域属低山地貌,山势较陡。样子沟内有一季节性小河流,地势平坦开阔。由于地表坡度较陡,沟谷地段埋深一般较浅,洞室地下水活动丰富,多呈渗水~滴水~线状流水状态。
三、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
(一)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原则
1、加强地质预报和预测工作,根据地质预报结果选择合理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
2、加强地下水治理,先治水再施工。
倒虹吸钢管内壁防腐措施实例分析
摘 要 针对XX倒虹吸钢管内壁防腐工程,通过管内最大冲刷力计算;施工要点介绍;近15年运行效果检验,得出在倒虹吸钢管内实施水泥砂浆抹面防腐是可行的。
关键词 含砂水体;倒虹吸管;砂浆抹面防腐
1. 问题的提出
XX倒虹吸管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两条木质管道和一座用于固定管道的过溪桥梁组成, 1978年木质管道因腐蚀破坏漏水严重而宣告报废,改为两条钢管承担输水任务,每条钢管长300m,(12节×25m/节), 管壁厚度12mm(支座处管壁厚度14mm),钢管内径2.4m,设计流量2×14m3/s,钢管内外采用涂漆防腐。从1978年至1998年,每年冬季岁修时钢管内壁均重新涂漆一遍,可结果是年年防腐年年腐,至1998年9月检测管厚时,局部管厚只有9.2mm,平均厚度约为9.5mm,实际年腐蚀率λ高达0.125mm/a [(12mm-9.5mm)÷20年], 如果钢管防腐方法没有改变,到达《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SL226-98①规定钢管的报废蚀余厚度7mm, 其使用寿命只有40年。
计算方法如下:
设计厚度= 12 mm,
报废蚀余厚度δmin<(D/800+4)mm=(2400/800+4) mm =7.00 mm,
腐蚀速率λ=0.125mm/a,
故使用寿命L =(δ0-δmin)/ λ= (12mm-7mm)/0.125mm/a=40年
2. 防锈漆防锈的实际效果分析:
涂漆防腐的钢管经过一年的运行,年底渠道岁修进入管内检查时,已不见漆层,唯留光滑耀眼的金属本色(当然几小时后就出现黄褐色的锈迹,二十四小时后管内便布满锈迹)。
而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倒虹吸钢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紧连盘山输水明渠之后,由于水土流失的原因,水体中常参夹着诸多沙石、树杈等杂物,这些杂物不断地摩擦、冲刷、撞击漆膜表面,而油漆膜的机械强度较低,涂层厚
3、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