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结题论文
计算机工程管理科学科研申请书
体育艺术科研立项申请书
电力电工科研课题申请书
中小学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申请书
护理护士保健职称课题
医学药学科研立项申请书
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申请书
经济管理研究项目计划书
档案图书馆科研立项申请书
水利交通工程论文代写代发表
建筑工程职称论文代写代发表
NSFC项目申请书代写
NSFC申请攻略申报书代写
代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项目标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
代写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问题研究
·医学临床 ·经济财会
·政治法律 ·教育体育
·文学艺术 ·计算机
·基础医学 ·药学生物
·建筑电气 ·语言文化
·工学工程 ·护理康复
·写作经验 ·格式范本
名称:研友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51643725@qq.com
地址:广东中山市孙文中路2号
网址: www.zzss8.com
商务QQ:51643725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政治法律
车祸发生后中学生急性应激的症状反应特点与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添加时间: 2013-11-6 21:06:0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418

 

              王新燕[1]  张桂青[2]

摘要目的 探讨经历车祸班级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取有效样本为经历车祸班级的49名学生,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为工具采用一对一面谈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该班学生中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创伤提示异常心理痛苦(34.69),闯入性回忆(32.65),回避创伤相关思考(22.45),回避创伤提示物品或境遇(22.45)和过度警觉(20.41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为16.33%PCL-C阳性组与阴性组学生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等各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 经历车祸创伤后的中学生急性应激发生率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关键词车祸;中学生;急性应激症状;心理社会因素。

To investigate the symptoms of acute stress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fter traffic accident

Wang Xinyan1  Zhang Guiqing2

(1.Nursi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School, Shihezi University, Xinjiang, 832008 China;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ine School, Shihezi University, Xinjiang, 83200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the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fter traffic accident,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dopt cluster sampling,the effective sample was 49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class after the accident,to understand the stress response by adopting the way of one-to-one interview by using 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 social support review survey,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as tool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cute stress reaction of the middle students who were coming from the class after traffic accident was 16.33%,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CL-C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 of students in 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s and the defense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P<0.001. Conclusion The students who were experienced the traffic accident have higher incidence of acute stress reaction, adopt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mental stress reaction.

Key words: traffic accidentmiddle school student;the symptoms of acute emergency;psychosocial facter.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快速的精神反应,这种反应以急剧、严重的创伤事件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可在受刺激后24 周内表现为短暂性精神障碍[1]ASD可以识别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高危人群,在后期如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发展成PTSD交通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突发应激性生活事件,幸存者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应激反应。

本研究对2012新疆某市某中学初三年级9班学生目睹同学意外车祸亡故后进行调查 ,了解其急性应激反应发生率以便为该班同学提供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服务。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就读于新疆某市某中学初三年级9班学生49名,20121122日放学后同学一同乘坐市内公交车回家,行至第一站停站后一名同学下车,但该车司机未予留意倒车时将该同学撞飞而致该名同学意外亡故,事发时间为周四,目睹事件的学生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该校校长随即联系我院康复心理科工作人员对该班同学实施心理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等人口学特征。

1.2.2 评估工具

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筛查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 量表根据DSM-IV制定[2]专门为评价普通人群在平常生活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而设计[3] 17个项目分为3个症状群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症状、情感回避/麻木症状、警觉反应增高症状。量表采用5等级评分标准一点也不(1) 、有一点(2) 、中等度的(3) 、相当程度的(4) 、极度的( 5) 3个症状群创伤经反复重现反应症状共5个项目组成,≧1条者判为阳性情感回避/麻木症状共7个项目组成,≧3条者判为阳性 警觉反应增高症状共5个项目组成,≧2条者判为阳性。以总分38分为筛选值将得分38分的确定为PTSD 阳性,≦37分为非阳性[4] 3850有一定程度的PTSD5085有较明显PTSD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review survey,SSRS)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即主观支持( 4)、客观支持(3)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 。各维度总分分值越高,表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5-6]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问卷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由受试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好一种作答,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7]

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DSQ):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4个因子88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9级评分

 1.2.3评估方法

评估者为康复心理科执业医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各两名,对事发班级进行评测,然后由心理咨询师和该班班主任就学生填写的问卷做确认。

1.2.4评估时间:

评估于事件发生后的第四天(次周的周一)下午。

1.2.5统计处理

调查资料整理后建立数据库,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车祸中学生班级人口学特征

事件发生后,参加调查的该班级共有49名学生,年龄13-16岁,平均(14±0.66)岁,其中男生24名,女生25名,汉族46人,回族1人,蒙古族1人,俄罗斯族1人,该班学生均为本市人口。

2.2 车祸中学生班级PCL-C结果的症状分析

事件发生后,该班学生中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创伤提示异常心理痛苦(34.69﹪),闯入性回忆(32.65﹪),回避创伤相关思考22.45﹪)回避创伤提示物品或境遇(22.45﹪),过度警觉(20.41﹪),以上症状是出现程度最重的症状,阳性率均在20﹪以上,症状均分均超过2分,见表1

1 车祸学生班级ASD症状评分及阳性症状分布

症状均分

±s

阳性

例数

阳性率(%

再体验症状群

B1闯入性回忆

2.20±0.79

16

32.65

B2痛苦梦境

1.31±0.62

4

8.16

B3闪回

1.67±0.85

8

16.33

B4创伤提示异常心理痛苦

2.41±1.00

17

34.69

B5创伤提示导致生理反应

1.43±0.65

4

8.16

回避/麻木症状群

C1回避创伤相关思考

1.86±0.91

11

22.45

C2回避创伤提示物品或境遇

1.86±0.87

11

22.45

C3心因性遗忘

1.55±0.79

9

18.37

C4愉悦感缺失

1.41±0.73

7

14.29

C5人际疏离

1.51±0.87

6

12.24

C6精神麻木

1.71±1.04

9

18.37

C7未来期望下降或改变

1.35±0.88

4

8.16

警觉性增高症状群

D1睡眠障碍

1.41±0.84

4

8.16

D2易激惹/愤怒

1.51±0.94

6

12.24

D3注意受损

1.76±1.11

9

18.37

D4过度警觉

1.82±1.11

10

20.41

D5惊跳反应

1.73±0.93

8

16.33

2.3 急性应激反应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机制的比较

两组学生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消极应对方式以外,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机制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2  ASD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防御机制上的差异比较 

条目

阳性组(n=8

阴性组(n=41

t

P

年龄

14.50±0.76

14.10±0.62

1.610

0.114

SSRS

32.38±3.02

42.37±6.71

4.105

0.000

客观支持

7.87±1.25

10.80±2.98

2.719

0.009

主观支持

16.75±1.67

21.68±2.62

5.100

0.000

支持利用度

7.75±1.16

9.88±2.01

2.879

0.006

积极应对

17.00±2.62

24.59±5.76

3.627

0.001

消极应对

14.23±4.09

10.00±5.23

-0.956

0.344

成熟防御机制

25.75±6.18

39.78±8.84

5.428

0.000

不成熟防御机制

130.88±29.66

94.20±49.18

-2.028

0.012

中间型防御机制

179.50±38.33

138.44±60.09

-2.491

0.025

掩饰因子

45.38±7.50

36.36±16.65

-2.426

0.023

3讨论

    车祸大多是突然的,事先无法预料,车祸中严重威胁生命的现场情境以及死亡的惨状等,均为强烈的应激源,尤其是经历亲人或好友死亡的人们更易呈现高度紧张状态,研究报道车祸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063.5%[8-9],心理应激反应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10]ASD患者早期若不加以干预容易发生PTSD,国外有研究报道接受早期心理干预的ASD患者后期发生PTSD的发生率低[11-12]

中学生由于其认知发育水平达不到妥善处理重大事件或记忆的水平,容易遭受更多的心理问题[12],调查发现该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症状发生率为16.33%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调节心理应激反应常见的中介变量[14]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而采取的应付办法手段或策略。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保持身心健康有益,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健康有害[15]社会支持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类,主观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16]。社会支持可以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也对应激起缓冲作用,与心身健康呈正相关[17]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传统理论认为特殊的防御方式可能和疾病或症状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18]本研究发现 ASD 阳性组同学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阴性组,更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提示积极应对方式可减少 ASD 的发生同时研究发现,ASD 阳性组学生主观支持维度支持利用度得分较低,且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提示我们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应指引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和成熟防御机制,从而应对意外事件,减少ASD的发生。

结果显示中学生在经历同学车祸死亡后的急性应激症状发生率高,提示我们需要持续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预防PTSD的发生,帮助他们提高处理重大事件或记忆的水平,迎接意外负性事件的冲击,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活动达到心理重建的目标[19]同时,限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能够对经历事件的学生进一步做深入的心理访谈,了解其学生更多的内心冲突与痛苦,尚有待于取得更多详细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杜建政,夏冰丽急性应激障碍( ASD) 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 (3)482-488

[2] 史铁英姜潮贾树华等.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价量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 40)44-47

[ 3] 陈树林 高雪屏李凌江等.PT SD 症状自评量表的信效度初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 6)373-376

[4] 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等.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的效度、信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15( 1)5-9

[5] 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

[6]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7]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8] Kassam AN, Winston FK. Predicting child PTS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te stress disorder and PTSD in injured children.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4(43):403-411.

[9] Meiser SR,Dalgleish T,Smith E,et al.Dissociative symptoms and the acute stress disorder diagno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replication of the Harvey and Bryant (1999) study.Trauma Stress, 2007(20):359-364.

[10] 周文华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J ]医学与哲学,200425 (3)55

[11] Roberts N P,Kitchiner N J,Kenardy J,et al.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acute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3):CD007944.

[12] Peris A,Bonizzoli M,Lozzelli D,et al.Early intra-intensive care uni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motes recovery form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anxiety and depreesion symptom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rit Care,2011,15(1):R41.

[13] Ellis A,Stores G,Mayou R.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ldren.European Child&Adolescent Psychiatry,1998(7):61-68.

[14] 胡光涛,冯正直,王军,等执行维稳任务军人个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9): 2118-2120

[15] 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35

[16] 潘芳,毛雪琴,江虹,.乳腺癌患者应激事件、社会支持与婚姻质量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3,41(1):65-67.

[17] Banth IA,Malcarne VL,Varni JW,et al.The effects of dyadic strength and coping styles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couples faced with prostate cancer.J Behav Med 2003;26(l):31-52.

[18] Spinhoven P kooiman CG. Defensestyle in dep ressed and anxious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an explorative study. J NervMent Dis1997,185(2):87-94.

[19] 许建阳四川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 ( 9)43 - 44

 

关于研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13 中山研友工作室 ZZSS8.COM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3
  • 物理类核心期刊投稿邮箱网址
  • 研究成果的运用研究的认识与体会
  • 电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足部慢性溃疡护理
  • 基于SPOC平台的问题牵引式教学法在
  • 医学期刊投稿邮箱收集(有效大全最新)
  • 腰硬联合麻醉用羟乙基淀粉扩容与用复方
  • 医学期刊投稿邮箱收集
  • 睾丸鞘膜切除翻转术中缓慢放出睾丸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