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结题论文
计算机工程管理科学科研申请书
体育艺术科研立项申请书
电力电工科研课题申请书
中小学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申请书
护理护士保健职称课题
医学药学科研立项申请书
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申请书
经济管理研究项目计划书
档案图书馆科研立项申请书
水利交通工程论文代写代发表
建筑工程职称论文代写代发表
NSFC项目申请书代写
NSFC申请攻略申报书代写
代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项目标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
代写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问题研究
·医学临床 ·经济财会
·政治法律 ·教育体育
·文学艺术 ·计算机
·基础医学 ·药学生物
·建筑电气 ·语言文化
·工学工程 ·护理康复
·写作经验 ·格式范本
名称:研友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51643725@qq.com
地址:广东中山市孙文中路2号
网址: www.zzss8.com
商务QQ:51643725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文学艺术
从文化视角下看诗歌英译的意象处理
添加时间: 2014-2-14 14:09:4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685

 

                        敖攀琴    李亦凡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诗歌被喻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而存在,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因此,译者需要从研究民族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诗歌意象翻译。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转换。本文从文化视角着眼,针对诗歌中的意象,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法。

关键词:诗歌;文化差异;文化意象;意象的传递

 

一、引言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诗歌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读者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而且要求尽可能地享受母语读者所享有的精神愉悦。诗歌意象翻译乃文学翻译的高境界。如果说翻译是带着拷链跳舞,那么诗歌意象翻译就要求舞者不但要能跳,而且还要跳得优美,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所以诗歌的翻译必须注重意象的表达。翻译中如果丢失或扭曲了原诗的意象即使译文多么流畅优美也是隔靴挠痒美中不足。然而,在文化影响下的诗歌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因此,翻译中最重要的是文化传递,其中又以文化意象的传递最为重要。

 

二、 诗歌意象的文化差异

诗歌意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可以说,一个诗人的使命就是创造新的意象,让人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想到这些意象,回到那个情境。它是构成诗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不只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更是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体现。要正确翻译诗歌中的意象,就必须深入到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去。由于在跨文化翻译中,涉及到生活环境,经验文化内涵及历史背景的不同,使得诗歌中很多具有民族色彩的内容无法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原汁原味地传出。

2.1 不同的生活环境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繁衍,由于东西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也不相同,我们春暖花开之时正是他们秋风扫落叶之际。如:《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其译文为:Grey are the clouds in the sky and faded are the leaves on the ground. Bitter is the west wind as the wild geese fly from the north to south......

     钱歌川先生认为,原文中的“西风”不可译为“west wind”,因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西风”相当于东方人说的“东风”或“春风”,它是温暖和煦的,给世界带来新生。西方人一提到西风(west wind),就会想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温暖春天。所以,此处应译为“east wind”更合适。只有这样,才能使西方人产生寒冷的联想,才会明白“北雁南飞”意味着寒冷的季节到了。

2.2 不同的经验文化内涵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词语运用与其经验文化内涵有内在联系,因而对原语的分析和理解必须符合说话人的经验文化。例如“杨柳”这个意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柳树,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杨柳”没有意义上的牵连。而在汉语中,由于“柳”与“留”同音,在王维的《渭城曲》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千古绝句。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说“风吹柳花满店香”;在这些诗歌中,杨柳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人们惜别的媒介物。在翻译这些诗句时,应结合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假如把“杨柳”翻译成“willow”,这仅仅是做到了语言上的转换,只是在英语中找到了“杨柳”这个词的对应符号,而没有把深层次的不同的经验文化意义翻译出来。所以钱穆说:“一考中国文字之发展史,其聪慧活泼自然而允贴,即足以象征中国全部文化之意味。”

2.3 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拥有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其文化传承从未间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诗歌,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如苏轼《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寺》中的诗句:蚕欲老,麦半黄,其译文为:Silkworms grow old, Wheat turns half gold. 译者将“黄”字译作“gold”,而不是“yellow”,固然有与上行“old”一词押韵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考虑到“黄”在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长期栖息在黄土地上,靠黄河的乳汁哺养繁育,尊黄帝为先祖的中国人民历来以黄色为最高贵的颜色,为黄帝所独享,官吏庶民都不得私用,若违禁则有叛逆之嫌。而在英国,黄色是最低贱的颜色,因为它具有“病态”、“低劣”、“怯懦”、“颓废”等意,如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诗句: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其译文为: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h.句中将黄色的叶子直译为“yellow”,形容萧条之感。因此,译者将苏轼诗中麦子成熟时呈现的黄色译为“gold”也是极为恰当的,这不仅展示了麦子那金灿灿的外观,而且还有“极具价值”,“充满希望”的内在含义。

鉴于这三方面的影响,使得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看得懂的文化意象,这种在同一民族或同一文化中形成的意象在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为不同语言文化意象传递及文化交流提出了难题。最难的是如何处理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才能做到中西兼顾而又不损诗歌的精华。

三、诗歌文化意象的传递

由于诗歌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而文化意象又往往只是某句诗中的一个点睛之词。跨文化交流强调正确深入了解异族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源语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化意象应通过译者的努力充分有效地传递给译文读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避免因文化意象的“错位”而导致诗歌文化意象的歪曲与失落。

3.1意象的叠加

    几种意象组合在一起兼有几种意象的情感功能,这样的意象群体体现了一种新颖的复合情感,译文应将它们在一个翻译单位内翻译,再现原文的意象组合。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 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 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 wind from west, 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s and roams.

    这首诗歌被国外意象派诗人看好,被奉为意象派诗歌的渊源经典之作。许多意象派诗作都竭力模仿《天净沙·秋思》中意象单纯拼贴的手法,译文中将“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译成单个的词组而没有任何连接词显示它们的关系,从而在诸多意象视角冲击下,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如译成“There is a cottage near the bridge over the brook.”这样各意象之间的关系虽然明确,但原诗中一个孤零零的天涯游子在回忆家乡时那种沦落怅惘的心境荡然无存。

    庞德从事汉诗英译,非常欣赏中国古诗中的这种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近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意象派”的主将之一休姆(T.E.Hulme)将这种手法称之为“视觉和旋”的东西,叠合起来展示一个与两者都不同的意象。意象派诗人用“意象叠加”的技巧创作出不少佳作,如希尔达·杜利特尔(H.D.)的名作《山林女神》(Oread)就是突出的一例。

 

3.2 意象的替换

    相同的意象会诱发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审美联想。自然物象在诗人笔下不再是其自然品性的如实呈现,而被赋予特定的品格和意义,成为表示特定情绪和意味的艺术符号。在诗歌翻译中,不仅要考虑单纯的意象叠加,同时还要传递诗歌的文化意境,使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似的联想。以下诗中的“红颜”一词,意义另有所指,翻译时可直接译出其借代对象,使译文更容易接受。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曹雪芹《红楼梦》

     See, when spring draws to a close and flowers fall,

     This is the season when beauty must ebb and fade.

     The day that spring takes wing and beauty fade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ssoms or the dead maid?

                                   ------Yang Xianyi

    这里的“红颜”已不只指“红润的容颜”,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借代,指美丽的女子。两处“红颜”都译成了其借代的对象“beauty”。

 

    3.3意象的补充

    诗人总是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使诗具有艺术魅力。译者也应像诗人一样,眼前呈现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意境。李白的《长相思》中的两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High into the sky they have flown, those warbler and pipers,

every last one of them.

And the cloud sails on, silent, stately superior.

                                  -----Fletcher

这是一首描述相思之苦的抒情诗,与思念之人如隔云端,相思而不能相见。诗人面对默默无语、肃静屹立的敬亭山,见到的是众鸟飞尽,孤云飘去......译者试图想像一幅与诗人描绘相同的画面:众鸟中他看到“warbles"和“pipers”直到最后一只鸟也不见了“every last one of them ”。孤云像大海的一叶扁舟,飘然远去-----sails on ”。诗人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这种感觉里。译者译诗,要善于用心灵的慧眼去“见”作者之所“见” 。当译者凝神而思时,全诗的意境就会像一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在这样的一种直觉中,译者对原诗心领神会,就会下笔有神了。

3.4 意象的挖掘

    诗歌翻译单位应该在意象层面上展开,特别是有些意象需要配合隐含的信息,才能加以解读。因此,译者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某些深层的意象和情趣,对原诗心领神会,使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例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之二)译文:In the dark woods grass shivers at wind's show .The general takes it for a tiger's growl. He shoots and looks for his arrow next morn. Only to find a rock pierced mid the thorn. 原诗中的意象“林暗”、“草”、"惊风"、“夜”、“引弓”、“平明”、“白羽”、“石棱”等在译文中都得以再现,兼顾了表层意象和深层意象单位,译文笔触有力,意境饱满。

3.5 以意达情

    掌握意象,只是译诗的一个方面。译者还必须把握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的情感。只有将意象赋予生命,用情感来融会贯通,使之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成为诗的意境。意境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中的“境”,不是客观景物的如实摹写,而是融会了诗人的主观和审美理想,是主、客观的统一。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与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感情上受到感染。

    惠特曼在《草叶集》(1876年版)序言中写到:“人的思想、诗或歌曲,必须保留一些朦胧的逃遁处和出口,必须有某种与空间本身相近似的流动飘渺的特征,这对于那些很少或缺乏想象力的人便是晦涩难懂,而对于那种最高旨趣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最高旨趣”大概就是“灵魂与现实之间的通道”了(李野光2003)。以陶渊明的这首《饮酒》(其五)中的几句诗为例来体现诗人寓情于景的创作手法: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an,

     Yet little sound and fury do I ken.

     To tell you how on earth I can keep blind,

     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

    该诗名为饮酒诗,实为咏怀诗,反映了诗人远离城市喧嚣,享受田园生活的感悟。前两句采用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中的“远”和“偏”两字的翻译很到位,并没有采用常见的“remotedistantfar away”等表示地点遥远的词,而是使用“peaceful”,“calm”等词来表现诗人超然解脱、抛弃世俗羁绊的精神状态。描绘出一幅安闲恬静的田园诗画,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诗人悠然自得地在大自然中享受淡泊宁静的生活,与山川、花鸟为伴,从中得到心灵的慰籍。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前面的铺垫最终感悟出生活的真谛。

 

四、 结语

  

在诗歌的翻译上,应综合考虑文化的差异性,保留文化意象,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需要对原诗意象进行灵活的调整:或叠加,或替换,或补充,或挖掘,或以意达情,使译文流畅优美,准确传达出诗歌特有的文化意象。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 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 朱徽.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 司显柱,曾剑平.汉译英教程[M] 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5] 毛梅兰,高嘉正. 略论国俗语的汉英翻译[J]上海.上海翻译20111.

[6] 汪国军. 跨文化语境中的可译性研究[J]四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1026.

[7] 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8] 汪榕培, 王宏.中国典籍英[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 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6.

.

 

关于研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13 中山研友工作室 ZZSS8.COM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3
  • 物理类核心期刊投稿邮箱网址
  • 研究成果的运用研究的认识与体会
  • 电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足部慢性溃疡护理
  • 基于SPOC平台的问题牵引式教学法在
  • 医学期刊投稿邮箱收集(有效大全最新)
  • 腰硬联合麻醉用羟乙基淀粉扩容与用复方
  • 医学期刊投稿邮箱收集
  • 睾丸鞘膜切除翻转术中缓慢放出睾丸鞘膜